丹纳赫中国投资人俱乐部正式启动,共筑中国生物医药创新投资新生态

2025.10.11



2025年10月10日,首届创新投资合作开放日于丹纳赫上海联合总部成功举办。活动吸引150余名来自政府引导基金、母基金、市场化机构等顶尖投资机构的领导者,围绕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构建、科研成果转化模式优化及外资投资路径变革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同时,“丹纳赫中国投资人俱乐部”正式启动22家机构成为俱乐部首批入驻成员单位。投资人俱乐部旨在构建扎根中国创新的投资生态圈,携手中国的投资人赋能培育具有潜力的创新火种,加速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落地,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进程。


丹纳赫中国投资人俱乐部正式成立


彭阳

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

“40年来,丹纳赫做了400多项投资并购,并不断扩展优质产品线。成功秘诀有三: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开发颠覆性高价值的创新产品,通过DBS优化管理现有产品,通过持续不断的优化创新,形成独有GCV,即集团协同价值。从技术发现到商业实现需要多方合作,无法孤军奋战,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形成产业创新生态链,通过串联各方伙伴,让更多的中国创新走向世界。”


韦春艳

丹纳赫中国对外事务副总裁

“丹纳赫希望构建一个扎根中国创新的投资生态圈,与中国顶尖投资机构一起发现价值,探索具有潜力的创新火种;培育价值,携手支持科研成果转化;成就价值,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人类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进程。希望以丹纳赫投资人俱乐部为平台,投资生态圈交流为出发点,形成以生态为基础,以项目为核心的未来合作模式,通过丹纳赫中国投资人俱乐部找到更多创新,通过丹纳赫全球网络将中国创新走向世界。”



创新驱动发展,丹纳赫赋能中国本土创新生态整合


近年来,随着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以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加速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


魏凡杰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经理

“一个神经元细胞只能传递电信号,与思考无关,但当千亿个神经元连接时,意识、推理、创造便得以诞生。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聚焦早期前沿耐心投资,希望通过构建‘母基金+社区+科学公益’的稳定三角组织架构,关注‘未来人才’、‘未来认知’与‘未来范式’,最终通过‘未来连接’形成一个让颠覆式创新不断涌现的生态,进而服务好上海乃至全国的颠覆式创新人才需求。”


为更好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中国本土创新转化,近年来丹纳赫“创升中国”本土创新战略不断深化,以“双创新加速引擎”加速对医疗机构及高校科研的创新策源以及产业园区的企业赋能,旨在打通政策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和生态链,携手政、产、学、研、医、投等多领域,共同打造“创新链+产业链+生态圈”的闭环链条,深层次驱动中国医疗生态创新力。


作为全球科学与技术的创新者,丹纳赫始终专注于具有高度吸引力的高潜力终端市场,拥有丰富的投资整合经验、DBS赋能能力,以及广泛业务网络所积累的优质项目资源,正加速落地从研发、生产到商业运营、应用支持、技术服务的全链条覆盖,再到早期科研合作、开放式创新、投资并购的全能力拓展,持续拓展中国本土生态圈。


胡翔宇

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

“2025年从整个行业来看,我想很多同行都会给予我们美誉,说丹纳赫是深度本土化的跨国企业。我们的双创新加速引擎目前聚焦临床转化率提升和生物制造赋能两大领域,在提供全链化、体系化、前沿化的解决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整合化、国际化、创新性的赋能方案。希望和合作伙伴一起,搭建植根中国投资生态圈,推动中国式生命科学创新转化走向世界。”


杨晓辰

丹纳赫中国及亚太区战略投资高级总监

“丹纳赫商业系统DBS是我们的管理体系,更是我们的企业文化。并购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通过DBS系统实现赋能型整合。丹纳赫强调赋能而非颠覆,我们更看重团队能否与我们共同进化,技术能否与我们生态互补,市场能否与我们战略共振。我们将持续通过研发效率优化、生态链整合及全球化布局,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范式跃迁。”



圆桌分享,直面资本在华投资创新机遇与挑战



圆桌一

资本浪潮与中国创新: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下一站


围绕“资本浪潮与中国创新——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下一站”主题,健壹资本合伙人周玄担任主持人,越秀产业基金管理合伙人、董事长卢荣、德福资本合伙人易琳、达晨财智董事总经理王宪政、君联资本执行董事戚飞展开深入探讨。


圆桌主要围绕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阶段性跃迁、全球化创新趋势及资本策略调整展开讨论。与会嘉宾指出,行业正从“跟随创新”迈向“源头突破”,未来十年将围绕三大主线重构竞争力:以人工智能重塑研发范式,加速从“Me-too”向“First-in-Class”跃迁;通过母基金与并购基金联动,打通“早期发现-临床转化-商业化落地”全链条;深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既深耕本土创新土壤,又通过License-out、跨境合作抢占国际市场份额,最终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从“全球跟随者”向“创新策源地”转型。



圆桌二

重塑医药产业新生态:政府引导基金的迭代升级与中国实践


“重塑医药产业新生态——政府引导基金的迭代升级与中国实践”主题圆桌上,杭实资管董事长俞媛静担任主持人,深圳天使母基金副总经理徐向东、园丰资本副总经理桑海波、上海国投先导基金董事总经理茹涛、昌科金公司执行总经理吕兵共同探讨。


圆桌主要围绕政府引导基金在医药产业生态构建中的战略定位与实践路径展开讨论,提出通过国有资本角色转型、跨区域资源整合及全周期策略创新,推动产业从“政策驱动”向“生态共建”转型。嘉宾强调,国有资本正从单一出资方向产业赋能者转变,通过差异化投资阶段覆盖、源头创新基金布局、AI技术赋能决策等举措,构建资本+产业+政策的立体化支持体系,未来将进一步打破区域壁垒,以母基金为纽带促进全国创新资源联动,加速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从“资本招商”向“生态共生”跃迁。



圆桌三

资本赋能创新:科研成果高效转化的投资全新范式


围绕“资本赋能创新——科研成果高效转化的投资全新范式”主题,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 投资促进部部长徐桐担任主持人,长三角国创中心投资管理与服务部主任李瑾君、临港蓝湾资本总经理曲霞、元生创投合伙人成岗、中以生物基金合伙人耿建跃展开深入探讨。


圆桌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化破局展开讨论。与会嘉宾指出,当前早期项目孵化需打破技术思维桎梏,通过“生态赋能+机制创新+跨界协同”构建全链条转化体系。未来需以政府引导基金为杠杆,撬动高校、医院、产业方组建创新联合体,加速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到商业化落地的闭环,同时借助AI工具提升技术筛选效率,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从“实验室突破”向“全球创新策源地”突破。



圆桌四

跨越周期:美元资本在华投资的挑战、变革与未来路径


“跨越周期:美元资本在华投资的挑战、变革与未来路径”主题圆桌上,信宸资本董事总经理万佳惠担任主持人,夏尔巴投资管理合伙人邢丞、高榕资本合伙人杨昆、康桥资本董事总经理张晓帆共同深入探讨。


圆桌就美元资本在华生物医药投资的挑战与机遇、美元基金的差异性布局、中美产业协同模式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随着地缘政治风险常态化、本土创新生态成熟及跨境资本流动机制完善,美元资本有望以“全球资源+中国创新”双轮驱动,加速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从“资本输入”向“价值输出”转型。



关于丹纳赫

丹纳赫是生命科学与医学诊断领域的创新者,致力于加速科技进步,改善人类健康。我们与客户密切协作,解决全球患者面临的诸多重大健康挑战。丹纳赫的先进科学与技术,以及久经验证的创新力,不仅能够帮助实现更快速、更准确的医学诊断,更能有效地缩短时间降低成本,从而可持续地发现、开发和交付改变生命的疗法。秉承科学卓越、追求创新和持续改善的理念,丹纳赫全球约63,000名员工帮助提高当今数十亿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为建设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未来奠定基础。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 www.danaher.com.cn